首页

上校女王 论坛

时间:2025-05-28 01:40:34 作者:定了!香港顶流“加加”“得得”上线! 浏览量:50477

  5月27日,香港海洋公园正式公布了中央赠港大熊猫“盈盈”所诞龙凤胎宝宝的名字。雌性大熊猫宝宝被命名为“加加”,寓意加油打气,因为和“家”同音,亦有“家”的元素,代表家国腾飞、人民幸福;雄性大熊猫宝宝则被命名为“得得”,象征香港事事都“得”(粤语,意思为行),因为和“德”同音,亦有中国人崇尚美“德”之意。

5月27日,香港海洋公园正式公布中央赠港大熊猫“盈盈”所诞的龙凤胎宝宝名字为“加加”“得得”。 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摄

  去年8月15日凌晨,是香港海洋公园的大日子!19岁的大熊猫“盈盈”成功诞下一对龙凤胎,这不仅是香港首次迎来本土出生的大熊猫宝宝,“盈盈”也成了有记录以来最年长初次成功产子的大熊猫妈妈。

  从那以后,这对小可爱就成了香港市民的心头宝,大家都亲切地用粤语昵称“家姐”(姐姐)和“细佬”(弟弟)称呼他们。今年2月15日,龙凤胎宝宝半岁啦,香港海洋公园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亮相仪式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还现场宣布了命名比赛启动。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市民的热情,大家纷纷开动脑筋,为这对萌宝贡献自己心中最棒的名字。香港海洋公园表示,比赛收到了超过3.5万份建议,可见大家对这对龙凤胎的喜爱。

5月27日,香港海洋公园正式公布中央赠港大熊猫“盈盈”所诞的龙凤胎宝宝名字为“加加”和“得得”。 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摄

  经过一番激烈评选,最终“加加”和“得得”脱颖而出。这两个名字寄托着大家对大熊猫宝宝最美好的祝福,也象征着香港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希望。以后,“家姐”就叫“加加”,“细佬”就是“得得”啦。

  如今,“加加”和“得得”已经茁壮成长为十几公斤的“小团子”,性格活泼可爱。“加加”善于攀爬,常常爬上木架,享受自己的悠闲时光;“得得”则是个十足的“小跟屁虫”,喜欢跟着妈妈“盈盈”身后撒娇打滚,一举一动都萌翻众人。看着他们在香港海洋公园里快乐成长,和妈妈“盈盈”温馨互动,真的太治愈啦!

  随着“加加”和“得得”的茁壮成长,香港海洋公园也对场馆进行升级调整。从5月27日起,访客到访“大熊猫之旅”展馆无需再预先领取时间票,可直接在展馆外排队入场。同时,邻近“大熊猫之旅”入口处的高地区域也一并开放给“加加”“得得”及母亲“盈盈”使用,为它们提供了更宽敞的生活空间。

  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期待“加加”和“得得”在香港海洋公园继续快乐成长,给大家带来更多温暖与欢乐的瞬间吧!

  (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:戴小橦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梵译藏文学史料整理及中印文明交流互鉴研究项目开题

五一假期结束,多个出行平台数据显示,老牌热门地外,县域小城备受游客青睐。其中,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、景区门票订单、旅游订单的增速,均高于一二线城市,呈现出小县城跑赢大都市的独特景象。

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

2024年2月,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接到辖区居民周阿姨报案,称2023年10月在某平台直播间内看到有人推销课程,宣称学习后可以在短视频平台经营店铺,轻松月入过万,并承诺购买课程后还可打包推送大量粉丝。一期课程2580元可获得1000粉丝并开通平台“橱窗”功能,二期课程7998元可获得15000粉丝。

跟着《日光之城》,一起探索拉萨的美食世界

王毅表示,此次出席澜湄合作外长会前,我应邀赴缅甸访问,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、前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,同丹穗副总理兼外长举行会谈,表明中国坚定弘扬中缅“胞波”情谊,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,奉行面向缅甸全体人民的对缅友好政策。作为负责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中方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。我们支持缅方维护独立、主权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,支持缅方致力于国内和平稳定、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,支持缅方按照新的“五点路线图”,在缅宪法框架内实现国内政治和解,通过大选重启民主转型进程。中方反对在缅国内挑动内乱内战的行为,反对域外势力蓄意干涉缅甸内政,反对任何离间中缅关系、抹黑污蔑中国的言行。
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

模仿不会带来自信,只有当作品内核是我们发自内心意识到,并跟传统文化思想形成一种呼应和全方位融合时,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。比如,舞狮是华人社会传统民俗,创作《雄狮少年》并无外国模式可模仿,我们只能开拓自己的表达方式,这实际上就是意识觉醒和力量积蓄。当这种真切、现实的人物呈现出来时,观众对我们的认同就不只是角色和画面色彩的认同,也不只是故事的认同,而是文化的认同,所以,文化是根和魂。

外国小姐姐带你144小时逛游洛阳 沉浸式“打卡”千年古都

上海10月25日电 (记者 陈静)当下,上海正探索创新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模式。记者25日获悉,本月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地方标准《国际医疗服务规范》(简称:规范),首次对国际医疗、国际医疗服务机构进行了定义,对开展国际医疗服务的机构、制度建设、人员、服务、评价与改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,对“上海国际医疗”专用标识的设计理念、制图要求、应用场景进行规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